調查:父母愈遲放工回家 子女觀感愈差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6/18 17:22

最後更新: 2017/06/18 17:22

分享:

分享:

明光社今日發表一項親子調查報告 ,發現「同性別」組合,即父子或母女有助建立子女自尊感。報告又指,父母工作愈遲放工,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愈差。

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間,以問卷方式調查3100位小四至中五學生的自我評價、及如何看待家庭關係。受訪者八成為中學生,而八成半與原生父母同住。

調查顯示,四分一中學生自覺失敗者,而隨著年級愈高,對自我評價愈負面。

調查又發現,同性別親子組合影響特別強。女生有母愛會有更高自尊感;而男生感受到愈多父愛,亦會有更高自尊感。另外父母負面表達最為影響他們自尊。

雖然七成受訪者認為家庭關係良好,四分之三受訪男生感受到父愛和父親的付出,但同時亦感父母陪伴時間不足。父母愈遲下班回家,子女對父母參與的觀感較差。

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陳永浩博士指,家長的負面表達對子女的自我評價有巨大影響。

他慨嘆,現時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雙職父母,生活忙碌,但下班後應盡量騰出親子時間,令子女感到父母付出。

他指出,母親一般都為子女的首要照顧者,但母親不應過度保護和照顧子女,應放手讓爸爸對子女有更多付出。

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李樹甘博士分享,男孩可能憑幼時的經歷,看到父親不多理家事,造成惡性循環。他憶述兒子跟他說:

我小時候不喜歡經濟學,我只想跟你談天

李樹甘坦言很後悔,他認為長工時情況下,父母應靈活運用空閒時間,製造有質素的相處時間,而他跟兒子獨處便是一起洗澡,父子會暢談人生道理。

他又說,不應責罵孩子「蠢」而做錯事,應該平心教導小孩子正確做法,並承認自己也會有機會犯錯。

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梁林天慧博士認為,母親喜歡以子女跟其他人作比較,教導子女要「有用」,計較子女有沒有付出,會令他們自尊心下降。父母應主動表達讚許,欣賞成就、印證鼓勵、肯定及支持子女。